首先是赚钱意识上的革新,就像李笑来在《通往财富自由之路》中写的那样: 每个人赚钱的方式就是每个人的商业模式,商业模式决定了个人财富的上限。
与书里稍有不同,我把个人商业模式重新划分为四类:
- 一份时间售卖一次
大部分的打工人都属于这种模式,签订了劳动合同就相当于把未来的劳动时间出卖给了公司,公司对你的时间只支付一次劳动报酬,在全球大放水的背景下,这种商业模式的利润也是被稀释的最厉害的,很难实现有效的资本积累。
- 一份时间售卖多次
作家、自媒体从业者、网课等都属于这类,通过出书,广告分成,会员费的方式,让自己的一份劳动能够售卖多次。这种方式的难点在于需要长时间的积累,必须要要在前期积累起足够的口碑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可,在此之前,微薄的收入往往无法支撑日常生活的开支。如果说第一种模式是线性函数,那么第二种模式则是指数函数。
- 不再出售自己的时间,或者说是剥削自身,甚至可以从外部获取收入
理财投资类,创业,分销拿推广人头费等都属于这类。理财者付出时间精力学习选股、择时、研究策略,投入资金雇佣专业人士操作资产进行增值,创业者利用自身的知识、能力、人脉创办企业,雇佣劳动者,从而获取超额利润;推广者通过扩大产品的受众从而从受众处获取报酬,本身并不生产价值。
- 时间精力投入很少,躺赚
08 15年后买房、挖矿都属于此列。唯一的区别是,前者门槛较高,上牌桌的筹码要以百w起步,后者门槛较低,几w的台式机就可以参与。但相同的是,这两者都几乎不需要额外付出精力就能产生利润。
需要指出的是,这四种模式的赚钱绝对值未必是1<2<3<4, , 比如,如果从事的是金融或互联网行业,那么作为打工者的收入很有可能超过普通的自媒体从业者,甚至一般的实体店利润也就几十w,远不及头部企业的中层。这种排序的标准更关注投入产出比,或者是个人自由度,这种意义下,打工的性价比是最低的,因为你大部分时间都被锁死在别人交给你的任务上,很大概率失去了建立自己事业的可能。从资质要求看,几乎所有人能够做到1,普通人垫垫脚能够做到2,3需要天赋和汗水,非人中龙凤无法做出名堂,而4则更看历史的进程和机遇,属于在电梯里做俯卧撑。
因此,为什么说师医公yyds,这三类职业只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,口碑和人脉是水到渠成,在不违反规定的情况下,变现的方法也比比皆是,如老师出去讲座、公务员写作、医生去公司当顾问等等,相当于本职工作就包含了 1,2两种模式的潜力。
头脑中有了赚钱模式的分别,下一步就是执行,建立起合适的职业规划是最重要的一步。
大部分人都没有原始积累,因此第1步是不可或缺的,生存是基础。但如果不想靠打工挣钱一辈子,就尽量避免那些需要996的公司,超大强度的工作会让人失去思考前途的时间和精力,透支未来的潜力,如果想要过渡到模式2,就尽量选执行8小时工作制的、能够保证人文关怀的企事业单位和外企,这样在正常的工作之外,还能拥有足够的闲暇时间发展自己的副业。主业用来保证现金流,副业用来增值,主业就相当于正态分布的均值,控制着你的平均生活水平,副业则为方差,让你有机会搏一搏,单车变摩托。大刘和当年明月已经为我们探索了一条可行的路径。
模式3和4如前所述,可遇不可求,命里有时终须有,命里无时莫强求。